当前是:

新闻动态

“科研启航,规划有道”—— 2024-2025学年第1期“博士学长沙龙”系列分享活动顺利举办

日期:2024年11月22日   访问量:[]

由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四川大学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四川大学博士生学术交流协会、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共同承办的2024-2025学年第一期“博士学长沙龙”系列研学活动“科研启航,规划有道——高效科研规划与选题分享”课程于2024年11月14日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法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

1 主持人开场

首先,法学院2021级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唐云阳学长以“论文写作与投稿经验分享”为题,结合自身论文写作经验,从“论文选题”“论文的论证”“写作准备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论文写作问题。在论文选题方面,唐云阳同学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从现象问题、文献阅读、改革政策数据实证、跨学科理论等方面寻找选题;在论文的论证方面,他介绍了论文论证的体例和要求,包括论证的视角要有新意、论证结构要清晰、论证体系要有逻辑等;在写作准备的注意事项方面,他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文献资料的选择、论文的论证要求等。分享的最后,唐云阳学长以个人投稿经历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期刊投稿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期刊、了解期刊的投稿要求、注意投稿的格式和规范等。他的分享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

图2 法学院唐云阳分享

接着,来自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蔡沛珊学姐以外国文学五大核心刊物为例,带领大家探析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外文学子的论文选题与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意见。蔡学姐通过统计和整理五大核心期刊于2013年至2022年间的发文情况,总结出新时代以来,我国外语研究者展现出了历史的、世界的和中国的外国文学。随后,她分别从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世界”、“中国”三个关键词展开分享。最后,她阐释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她提出了可以将“文学中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从而建立起文学比较思维。她积极倡导同学们要做时代需要、中国需要的外国文学研究。蔡学姐在分享的最后向大家提出了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培养研究兴趣与学术特长。

图3 外国语学院蔡沛珊分享

随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杨舒雯学姐围绕“如何找到好的论文选题”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学姐首先从题目选择对论文写作过程的影响切入,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分析众多论文选题实例,从多角度阐述了什么才是好的研究选题。她鼓励同学们,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实际需求,以实用性为导向,发掘和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同时,也要切忌盲目求“新”、求“异”,而要结合自身水平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或方向。在此基础上,她建议研究应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找政策、找课题、找论文、找理论把握热点和方向,进而雕琢出优秀的研究选题。她提出研究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学术的探索,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她倡导我们要共同努力,将个人成长和发展与国家进步紧密相连,感受社会脉动,把握时代脉搏,通过我们的研究工作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图4 公共管理学院杨舒雯分享

图5 同学们认真听讲

最后,同学们就嘉宾分享的主题进行踊跃提问。嘉宾们对于同学们提出诸如“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如何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并从中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如何确定一个可写的选题并提前知道其可写性”以及“怎样与导师进行有效的高效沟通”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图6 同学提问

图7 嘉宾答疑

本次 “科研启航,规划有道——高校科研规划与选题分享”分享会旨在为同学们提供高效科研规划与选题的经验和方法,三位主讲嘉宾凭借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储备,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不同学科领域内论文写作与投稿、研究热点剖析以及选题思路拓展等方面的关键要点。此次分享会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术精神的传承,它激发了同学们对科研的热忱,让大家深刻领悟到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的无限可能。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科研的海洋中破浪前行,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学术进步的强大动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术之花在未来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图8 合影留念

图9 合影留念


关闭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研究生院217
联系电话:028-85405772、028-8546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