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由四川大学研究生会工作部主办,四川大学研究生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分会、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分会共同承办的“中华天府文化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之“探寻熊猫奇境,畅享研究基地”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大熊猫及其研究进展”专题讲座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实地参观两大部分组成,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
上午10时,专题讲座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生命科学学院A10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修月教授,张老师以“大熊猫及其研究进展”为主题展开精彩讲座,通过法国传教士戴维发现大熊猫的故事引出大熊猫的历史渊源。随后,他简要概述了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深入剖析了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的影响。最后,他详细介绍了我国在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在互动答疑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大熊猫的性别鉴定、圈养大熊猫的放生方式以及大熊猫的地域差异等方面积极提问,张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动物生存情况的了解和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图1 张修月教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图2 张修月教授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下午14时,同学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首先,讲解员带领同学们逐一参观熊猫产房、熊猫别墅、小熊猫活动场所和大熊猫魅力剧场,并详细介绍大熊猫的成长过程、生活习性和文化象征。随后,同学们来到了大熊猫博物馆参观结合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创立过程和存在意义。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大家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

图3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

图4 同学们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口合影留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本次“中华天府文化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巧妙地将巴蜀特色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通过游学一体的方式,形象生动地普及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保护知识,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