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四川大学第二届“科研训练进阶营”朋辈学术辅导工作坊“多领域科学研究视角创新”知识分享会于望江校区研究生院三区23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知识分享会邀请了文、理、工、医不同领域的学术朋辈导师深入探讨多领域科学研究视角创新的关键,助力同学们快速打破学科壁垒,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视角开拓学术视野、创新科研思维范式、加强学术素养。

图1 活动开场及介绍
首位分享的嘉宾是来自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迟顺功同学。他围绕AI技术与文创产业的融合现状,探讨了如何借助生成式AI的力量,多角度分析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设计、产品、市场及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并且带领同学们深度剖析了文科研究如何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热点开展不同方向研究。

图2 迟顺功同学分享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许益家同学。他详细阐述了个人在科研切入点探索中的宝贵经验和独特见解,包括研究方法、问题定位、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入讨论,许益家同学为在座的同学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并引导大家深入地思考和探讨了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为同学们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图3 许益家同学分享
第三位嘉宾是来自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王赫同学。他强调了数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数学方法在研究主题切入和分析中的高效应用。之后,他分享了如何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工具,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在座的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式,激发了同学们对数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图4 王赫同学分享
最后一位嘉宾是来自华西外科学(骨科)的博士研究生黄诚一同学。他分享了医学领域中科研问题的多方位探索和多角度思考的方式,展示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为听众呈现了医学研究中的多元视角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展现了自己对医学科研领域的认识和理解。最后,黄诚一同学也分享了如何在科研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把握科研与生活节奏,走好自己的科研之路。

图5 黄诚一同学分享
在四位优秀的朋辈导师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交流提问环节。四位导师围绕如何搭建有逻辑的论文框架、如何结合现有研究调整课题框架等问题一一作答,并与同学们积极交流探讨学术视角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现场气氛活跃。

图6 分享嘉宾与同学交流答疑
在本次科研进阶营的知识分享会中,各位嘉宾分享了关于学科交叉融合方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相信通过这次分享会,同学们必将以新的视角聚焦科研工作,以更丰富的智慧解决问题,以更扎实的方法推动进步。相信有朋辈导师领路前行,我校学子必将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精进不休。

图7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