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

新闻动态

“中华文化天府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之“巴蜀繁地,蓉城韵长”顺利举办

日期:2025年11月18日   访问量:[]

20251114日,由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四川大学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数学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及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共同承办的“中华文化天府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之“巴蜀繁地,蓉城韵长”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复旦大学中国史博士,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董嘉瑜老师带来题为“图绘川疆:漫谈巴蜀地名”的专题讲座,并组织同学们到成都博物馆进行参观。

1 董嘉瑜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巴蜀文化

930分,董嘉瑜老师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基础教学楼A304教室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董老师以地名为线索,引领同学们穿越山川古今,从“三星堆”所在的鸭子河畔,到“金沙”所依的摸底河旁;从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关隘,到杜甫诗中“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浣花溪畔;再从“都江堰”滋润千年的天府腹地,到飘散茶香与人潮涌动的市井街巷,娓娓道来地名背后的历史层叠与文化记忆。他在讲述中系统梳理了巴蜀地名中所蕴含的包容气度、闲适风情、坚韧精神与创新智慧。

2 同学们认真聆听董嘉瑜老师的讲解

在讲座互动答疑环节中,同学们积极与董老师交流沟通,对巴蜀文化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董老师也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巴蜀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

3 同学们合影留念

14时,同学们前往成都博物馆,开启了“巴蜀繁地,蓉城韵长”主题研学之旅。讲解员以地理与历史知识为线索,把四川盆地的地理格局与巴蜀文明的演进串联成线,清晰地呈现了天府之国的自然条件如何促成区域文明的形成与演变,为同学们奠定了本次研学的知识基础。

在本次研学活动中,以馆藏的珍贵文物为主线,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史前城址分布图,细致解读良渚、三星堆等遗址的时空脉络。随后,讲解员结合展陈实物讲解古蜀文明的器物特征,并借助古蜀地图与史料,为同学们梳理了区域历史的发展脉络。游览过程中,讲解员的生动叙述使同学们仿佛置身其境,大家认真聆听并记录要点。通过互动交流,同学们在沉浸式学习中逐步理解古蜀文明的脉络与内涵,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 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

5 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解展品

17时,本次“中华文化天府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之“巴蜀繁地,蓉城韵长”接近尾声,同学们围绕讲解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从巴蜀器物的铸造技艺到区域历史脉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展现了勤学深思的研学风貌。

6 同学们在成都博物馆门口合影留念

在本次研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成都博物馆,切身感受展陈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古蜀文明的智慧及社会演变。讲解员生动的解说配合文物的近距离呈现,让大家仿佛置身天府文明的宏大场景,感受到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通过此次研学体验,同学们心中对四川历史与巴蜀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入,心中也由衷地产生了敬意与自豪感。



文字:曾子欧  解颂一

图片:杨彩昀  王新瑞  李欣媛

审核:乔文琪  魏  菡

编辑:董力与  黄  芮


关闭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研究生院217
联系电话:028-85405772、028-8546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