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

新闻动态

“中华文化天府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蜀宝汇千载,文华耀西川——四川省博物院文化探秘”顺利举办

日期:2025年11月06日   访问量:[]

2025年11月2日,由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四川大学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及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分会共同承办的“中华文化天府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之“蜀宝汇千载,文华耀西川——四川省博物院文化探秘”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专职博士后秦仆老师做“蜀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专题讲座,并组织同学们到四川省博物院进行参观。

9时30分,秦仆老师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法学院2022教室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秦老师向同学们解析了“巴与蜀”的文化渊源,援引《尚书》《山海经》等古籍界定巴、蜀地域,通过三星堆青铜神树等文物、古蜀考古学文化序列,生动呈现蜀地远古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结合古蜀道文献与历史事件,阐释蜀文化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9B548

图1 秦仆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巴蜀文化

讲座全程,同学们积极与秦老师互动交流,通过秦老师的细致讲解,对蜀文化的历史价值及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有了更深入认知。

CDEEE

图2 同学们同老师合影留念

14时,研学队伍抵达四川博物院,开启了“蜀宝汇千载,文华耀西川——四川省博物院文化探秘”主题研学之旅。讲解员首先为同学们梳理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的地理格局与从古蜀至秦汉的历史沿革,为此次文化探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随后,研学队伍首先步入先秦时期古代四川场馆,这里集中陈列宝墩文化至战国时期的巴蜀青铜重器,涵盖祭祀礼器、战场兵器及日常劳作工具等多元品类,全面呈现古蜀青铜文明的发展脉络。讲解员结合展柜旁的工艺示意图,介绍了不同青铜器的范铸技艺、纹饰象征,以及它们在祭祀、战争、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同学们由此感知古蜀先民的铸造智慧,真切体悟先秦巴蜀青铜文明的深邃内涵。

28B565

图3 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

此外,研学队伍驻足于1972年出土于四川彭山的国家一级文物东汉摇钱树,它以精湛青铜铸造工艺,呈现出“西王母居中、钱币满枝、神鸟伫立”的奇幻造型。它是东汉蜀地丧葬文化与神仙信仰的具象表达,寄托着古人“财富永续、升仙极乐”的精神向往,更彰显蜀地汉代工匠高超的金属铸造技艺,是研究东汉社会观念与工艺水平的珍贵实物。同学们围立展柜前,在讲解员解析中,对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与工艺智慧赞叹不已。

28FAAF

图4 同学们欣赏精美的青铜工艺

17时,“中华文化天府行”系列研学活动“蜀宝汇千载,文华耀西川——四川省博物院文化探秘”接近尾声,同学们参与“集章打卡”,围绕展陈内容热烈交流,回味蜀宝千载文华。

341F15

图5 同学们在四川省博物院门口合影留念

在本次研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四川博物院,直观看到四川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深刻体会到天府文化的深厚内涵。四川博物院不仅在保护和研究巴蜀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通过展示众多珍稀文物与其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瑰丽,真切感受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交融,为大家打开了一扇触摸地域文明、读懂中华文化的生动窗口。


文字:朱张志 何若莹

图片: 图耿硕

审核:黎美馨 赵雨彤

编辑:付瑜


关闭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研究生院217
联系电话:028-85405772、028-85463986